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有“看頭”-新華網
  • <em id="s2cyw"><samp id="s2cyw"></samp></em>
  • <tbody id="s2cyw"></tbody>
    <strong id="s2cyw"></strong>
  • <pre id="s2cyw"><table id="s2cyw"></table></pre>
  • 新華網 > 陜西 > 正文
    2024 11/ 18 10:05:46
    來源:三秦都市報

    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有“看頭”

    字體:

      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。(資料圖片)

      今年是秦兵馬俑考古發掘50周年。當人們談到秦始皇帝陵,兵馬俑是不得不提及的瑰寶。豈不知,兵馬俑只是秦始皇帝陵的冰山一角,這座帝陵留給人們的驚喜遠不止于此。秦陵陵區已出土文物5萬余件、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(麗山園)風景如畫,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、K9901陪葬坑陳列廳、K0006陪葬坑陳列廳讓人們窺見秦始皇帝陵“外藏系統”的吉光片羽……

      出土文物5萬余件

      嬴政從13歲即位便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寢,這一浩大的工程歷時38年。

      考古專家經過多年勘探,一個設計縝密、規模宏偉的秦始皇帝陵陵園漸次呈現。陵園布局的突出特征是圍繞著一個核心(陵冢),一條軸線(東西向軸線),內、中、外三個層面展布——內層指內城以內的區域,中層為內外城之間的區域,外層為外城以外的區域,主次分明。整個陵區內發現各類陪葬坑223座、發掘36座,陪葬墓147座、發掘19座,已出土文物5萬余件。

      秦始皇帝陵陵園內城周長近4千米。內城的南半部矗立著秦始皇陵墓巨大的封土及地宮,也就是陵園的核心部分。地宮周圍有16座陪葬坑,封土北側有一處大型寢殿建筑遺址。內城的北半部又分為東西二區,之間有一條寬約80米的南北向通道,連接了內城北門和內城中部墻垣的城門。內城的北部西區,分布著便殿建筑群的基址。內城的北部東區,是后宮人員的陪葬墓區。

      內外城垣之間區域。西側內外城垣之間,以司馬道為界分為南、北兩區。南區有曲尺形大型馬廄坑一座,近似方形的中型馬廄坑一座,小型府藏坑16座,珍禽異獸坑及跽坐俑坑31座。北區貼近司馬道有后宮人員陪葬墓區一處,其余部分為飤官遺址及園寺吏舍遺址。東側內外城垣之間,在司馬道的南側有百戲俑坑、石鎧甲坑及一座大型府藏坑。

      外城垣東側為陪葬墓地及小型馬廄坑陪葬區,已發現17座陪葬墓、101座小型馬廄坑。距外城東墻1025米,就是大家熟知的一、二、三號兵馬俑坑。外城垣北側已發現大型陪葬坑2座及大型宮殿建筑遺址。外城垣西側,有大面積的磚瓦窯址、石料加工場遺址以及三處修陵人員的墓地。外城垣的南側有條長約3500米的防洪大堤。

     地面遺存看什么

      在了解了秦始皇帝陵陵區的整體布局之后,讓我們一起走進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——麗山園。

      在秦代,秦始皇陵因山名而叫作麗山,其陵園就叫麗山園。在秦始皇陵陵區發現了許多刻有“麗山園”銘文的文物,說明秦始皇陵陵園的官方名稱即麗山園。作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,該園已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。

      “小伙伴們,大家到這里來拍個照?!?1月15日,來自上海的觀眾劉女士剛一走進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,就被眼前壯觀的景象震撼到了。時值初冬,麗山園內的樹木葉片逐漸轉紅或泛黃,站在高處俯瞰四周,層林盡染,歷史與自然在此融合。陵園的核心部分——秦始皇陵墓的封土,位于內城的南半部,覆斗形的巨大封土已被種植的林木覆蓋,但輪廓仍然依稀可辨。封土中部有兩個緩坡狀的臺階,形成三層階梯狀,顯示出皇權的威嚴。

      陵園發現內外兩重城墻遺址,為保護夯土城垣,展示昔日綿延、壯觀的城垣墻體,2017年,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啟動內城垣標識展示工程,內城垣遺址的大部分區段埋藏于地下,目前主要是在地面上模擬其城垣形制、結構,并在墻體兩側復原展示廊房、散水。東西內外門闕由于主要遺址埋藏于地下,目前主要在地面模擬出其門臺形制結構、闕的形制結構,并部分復原出了1米高的夯土墻體。

      鋪石道路遺址位于麗山園區域南半部的封土周邊,總長度約1800米,基本圍繞封土的三面。如今,在埋藏于地下的石道遺址之上,用大型石塊模擬出一條道路,觀眾漫步其上,“地下氣象萬千,地上綠樹蔥蘢”,既可以感受歷史氛圍,也可以休閑觀光。

     地下文物瞧什么

      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,既是文化遺產保護項目,也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。園內將部分珍貴的文物集中在博物館展出,讓歷史“觸手可及”。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、K9901陪葬坑陳列廳、K0006陪葬坑陳列廳就是在出土遺址之上利用公園的地勢建造而成,讓人們窺見秦始皇帝陵“外藏系統”的吉光片羽。

      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選址在秦陵封土西南角。1978年,在秦始皇陵墓西側出土了兩乘青銅馬車,結構完整、裝飾華麗、工藝精湛,被考古學家稱為“人類古代文明史上一大奇觀”。該館總建筑面積約為8000平方米,主題展廳包括陵園沙盤模型序廳、原址坑復原展廳、秦馳道及世界古代車馬廳、銅車馬相關器件展廳、青少年教育展廳、報告廳等。

      位于麗山園東南部內外城之間的K9901陪葬坑,俗稱“百戲俑坑”。1999年起,考古工作人員對秦陵東南部內外城垣之間的陪葬坑進行發掘,目前已發掘出土30余件形態各異的陶俑和青銅鼎1件。青銅鼎口徑70厘米,通高61厘米,重212公斤,是目前在秦陵地區發現體積、重量最大的一件銅鼎。出土的陶俑不著鎧甲、不穿戰袍,上身赤裸、下身著裳,姿態各異,風格、服飾、裝束等都與一、二、三號兵馬俑坑出土的兵馬俑迥然不同,根據文獻的記載與陶俑生動的形象來推測,他們應是為宮廷表演舉鼎、持桿、摔跤等娛樂活動的百戲藝人,專家稱這類陶俑為“百戲俑”。

      位于秦陵封土西南50米處的K0006陪葬坑,俗稱“文官俑”坑。2000年考古人員在此進行發掘,坑內發現木車殘跡一處、袖手俑8件、御手俑4件,以及銅鉞、馬骨遺跡等。其中的8件袖手俑,頭戴長冠、腰帶處懸掛削和砥石囊,學者初步研究,認為是秦代文官的形象。K0006陪葬坑陳列廳主要展示陪葬坑遺址、出土陶俑、馬骨、車跡等。

      “很多觀眾只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、二、三號兵馬俑坑,沒有到遺址公園參觀,其實這里既可以看到秦陵銅車馬、百戲俑等珍貴文物,也可以欣賞美麗的自然景觀?!鼻厥蓟实哿瓴┪镌汗ぷ魅藛T介紹,該院由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、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(麗山園)組成。觀眾在參觀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后,可憑票(訂票信息和身份證)免費乘坐擺渡車前往秦始皇陵考古遺址公園(麗山園)參觀。(記者 趙爭耀)

    【糾錯】 【責任編輯:楊喜龍 】
    亚洲特黄特爆力精品国产,国产精品无码麻豆放荡AV,高潮到不停喷水在线观看,国产无套白浆一去二区三区